作者: 小编 浏览: 日期:2023-09-24
“高老师,您帮我看看,我刻的《鬼城印象》还需要怎样完善?”“高老师,我感觉我这幅《丰都古民居》的木刻味还不够,要怎样调整呢?”“高老师……高老师……”这是丰都县融智学校版画课程上,孩子们向高连锋老师请教的热闹场面。走进美术课堂,孩子们热情高涨,全情投入。
那么,丰都县融智学校的孩子们为何对“版画”如此着迷呢?丰都县融智学校的版画课程为何如此受欢迎呢?近日,丰都县融智学校建设美术课程创新基地对此给出了自己的答案。
“没有好成绩不是融智,只有好成绩也不是融智。我们认为,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关系着一个人的终生发展,影响着一个人的学习、生活、工作的幸福指数,对于学生来说,审美能力是孩子走向未来的必备能力之一,因此,我们学校一直非常重视美育工作,不仅常态开展笔尖书画节、缤纷艺术节等节日,还把美术教师、美术课程放在关键位置来抓,确保美育落地。”丰都县融智学校党总支书记、校长黄树权说。
为了进一步转变师生理念,凝聚家长力量,学校通过家长会、教师大会、主题班会雷竞技APP、学校官微等阵地,广泛宣传“美育”思想。同时,把“版画”列为学校传统特色项目,整校推进,全员参与,并借助节庆活动、校园开放日等进行全方位展示,凝聚师生家长共识,为“美育”厚植发展土壤。
“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,2020年12月,我校获得了创建重庆市中小学美术课程创新基地(版画)的资格。三年来,以课程基地建设为契机,我们不仅投入了65万元对基地进行打造,还在课程建设、课堂实施上做了一些探索,形成了《影印丰都》体系化的版画课程文化。”丰都县融智学校副校长陈顺斌说。
据了解,在构建课程体系之前,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丰都的文化历史,消除教育与生活、学校与社会、知识与实践之间的隔阂,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丰富性与多样化,厚植学生家国情怀,学校组建专业团队对丰都县的乡土文化资源进行了深入研究,调研了诸多民俗、雕塑、建筑,走访了许多文化老人、非物质文化传承人,查阅了很多县志、典籍、文献等资料,打造了一份《影印丰都》本土文化素材集。
在构建课程体系时,按照学校“本线A”本真课堂模型,从目标(aim)、任务(assignment)、活动(activity)、评价(assessment)、提升(ascending)5个维度与美术课程标准体校、版画课程进行了整合,最终形成了“影、印、学、研”课程核心文化。“影”,即时光、追寻,记忆中留下的情景;“印”,即痕迹、形象,对美好事物的印象;“学”,即继承、发展,学习和传承的再现;“研”,即创新、探索,课程时代性地延伸。
在课程体系初步建成后,依托两个阵地进一步丰富、完善。在融智校园内,教师以走班课服、美术课为载体,紧紧围绕“三丰”主题下的《山水丰茂》、《物产丰盛》、《人文丰厚》三大教学素材进行版画学习,并指导学生以《影印丰都》本土文化为创作要点进行版画创作,让孩子们在创作中大胆想象,展现个性,提升审美,厚植家国情怀。
为了发挥艺术的人文感召力和凝聚力,该校与丰都县10所乡村学校组成了“丰都县融智学校版画课程联盟”,平日里,11所学校依托课后延时服务共享同一题材同一资源,分校开展一项教学任务,共建共享共成长。为进一步发挥美育文化价值,让更多孩子感受家乡美,感念新民风,感知新民俗,歌颂新时代,传承家乡情,11所学校定期联合举行学生现场版画展演,让学生在展演中成长,在交流中蜕变,让地域文化浸润人心,培根铸魂。
基地建设夯基固本,课程建设积势蓄能,让美育在融智校园释放活力,让师生在融智校园遇见更美的自己。对于老师来说,从课堂走向了生活走向了人生,这份“美遇”,是每周主题教研时的思维碰撞,是每节课堂上的情感共鸣,是每场跨区域主题教研的互相启迪。对于学生来说,从实践走向了生活走向了思想走向了人生,这份“美遇”,不仅仅是一张张作品,更是一次次遇见,一次次体验,一次次探究,一次次创作,一次次进步,一次次共生,一次次丰盈。对于学校来说,无论是版画教学活动,还是版画作品展演,还是“版画课程基地”建设,还是举办书画联谊赛,还是一份份荣誉的获得,都是潜心“美育”下的“融智美遇”。
生活是种律动,人生有光有影,留住岁月印记,珍藏美好时光,让“美育”与融智师生“美遇”,营造以美育人、以美化人学校资讯、以美培元的浓郁氛围,让融智少年在愉悦向上的艺术环境中全面而又个性的成长。紧跟时代步伐﹐弘扬创新精神,让美育成就美丽人生。(陈海东)